第416章 龟裂地面(1/1)
四驴子蹿稀发现了柴火垛下面的龟裂地面,我再次怀疑起疯子的真实身份。 张喜顺说过,村里人把疯子送走了几次,疯子都自己找回来了,可见疯子变疯是一个过程。 那么,疯子刚到村里的时候肯定有一定的思维能力,也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至少能明确自己的目标。 再分析村子的地理位置,后山有圆柱形的墓,可以说是依墓而建的村子,这么一想,疯子来这个村子就不是偶然了。 “不行了,狗哥,你给我取点湿巾去。” 说罢,四驴子噗的一声细长音,百转千回。 “你换个地方拉。” “换不了了,快点的。” 四驴子脱裤子的速度堪称一绝,要是晚半秒钟,四驴子都得拉裤兜子里,那味道,比东北五月份的酸菜缸还浓烈。 我捏着鼻子返回屋中,花木兰穿着秋衣从睡袋里爬了出来,疑惑道:“你给他打飞机了呀,这么长时间。” “嗯,太小了,不好找,用镊子夹出来的。” 花木兰自然不信,问我和四驴子说了什么。 我把院子中的事说了一遍,花木兰眼睛瞬间黯淡,她道:“这有啥大惊小怪的,咱们肯定要挖院子里的里里外外呀,我还以为发生什么事了呢。” “不管有啥,明早再挖吧,赶紧睡觉。” 许某人也是个好心人,特意把一包湿巾在炉子边烤了一会,让四驴子用个热乎的。 可能用的时间长了一些,四驴子见到我咬牙切齿,骂骂咧咧,说都干在上面了。 在别的村子我们不敢白天干活,但在这,白天怎么挖都没事。 村子里一共没几户人家,张喜顺又知道我们是干什么,村民举报我们,那就相当于把张喜顺举报了,在一个村里住着的老哥们,谁也不会做这样的事。 还有一点,汉中这地界对盗墓比较包容,早些年经常有人来汉中,找个小村子,花个十来万买个荒废的几十年的房子,然后在房子里面搭帐篷住个十天半个月就走。 开始的时候,村民还觉得那群人是傻子,有钱没地方花了,后来村民也反应过来了,买房子的人就是盗墓贼。 不过也没人报警,盗墓贼买房子对于村民来说,是天上掉馅饼,是泼天的富贵,我要是在村里有房子,巴不得有盗墓贼来买呢。 可以说我们在村里就是明牌盗墓,村民知道我们是干什么的,但也不会说出来,就像我们去ktv一样,陪唱的小姐姐明知道我们是为了解扣子,可人家还是乐乐呵呵地欲拒还迎,心照不宣地引导我们去探索生命的秘密。 说句不要脸的话,盗墓贼去哪个村子,能直接拉动哪个村子的gdp。 次日一早,我找到张喜顺,说我们想要挖个地窖,让他问问村里有没有人想做力工,一千块一天。 咱出一千块的价钱,不是傻子大脑袋,换种想法,二百块钱的工钱加上八百块钱的封口费,那事情就合理了。 和张喜顺说完不到半个小时,村里全部的七个人都来了,说七个人凑不出来二十颗牙有点夸张,不过这七个人年龄加在一起,没有五百岁也得有四百八,他们还带了各种工具,当地人管铁锹不叫锹,叫做掀,反正是有人拿洋镐,有人推了翻斗车,该有的工具都有了。 我给张喜顺交代了怎么干活,先把柴火垛给搬走,然后再挖一个地窖。 我们出价一千块,张喜顺心里知道我们想要干什么,并没有多问,直接招呼人干活。 这咱得夸一句汉中人,干活是真行,虽然给的是日工的钱,可这帮老爷子干活和小伙子似的,一点也不爱惜力气,那是有多大劲,使多大劲,根本不用看着,个顶个都是干活的好手。 挪开柴火垛,地面可见一处两平方米的凹陷,应该是地面沉降了,深度大概两厘米,单独看起来不明显,但和周围地面一对比,沉降很显眼。 关键是柴火垛得有半间房子大小,而沉降的地方,只有一半,很显然,下面有东西。 张喜顺点燃烟道:“娃娃啊,这大块地方,在哪挖,怎么挖,你们说个章程。” 四驴子向前一步道:“柴火垛下面都挖了,能挖多深挖多深。” 张喜顺犹豫片刻,试探道:“要是挖出来空洞,还继续挖吗?要不我们挖差不多了,你们自己动手吧,精细活还得你们年轻人来干。” “先挖着看吧。” 等张喜顺他们去挖土了,四驴子得意地看着我,那架势像是被老师表扬的小学生,又或是扫黄时的漏网之鱼。 “列位,这要是发现了古墓,得给我老驴子记头功啊,看看,咱也不是白吃白喝的,关键时刻,也挺有用。” 花木兰哼声道:“恶心死了,就算你不在这蹿稀,咱们也得挖呀。” “哎?你这娘们,承认别人优秀就那么难吗?” 花木兰哼哼两声,四驴子气愤道:“狗哥,我给你买双人被去,你好好收拾一下这娘们。” “你自己来吧。” “贵。” “他妈的,你赚了那么多钱,留着干啥?” “咋的?我攒钱给高速公路铺地暖,你管得着吗?” 有那么一瞬间,我觉得四驴子有点守财奴了,关键是咱也没给花木兰钱呀。 不过四驴子确实很聪明,他知道怎么把钱花在刀刃上。 举个例子,假如女朋友过生日,而手里只有一百块钱,我想大多数人想的都是用一百块钱请女朋友吃点什么,或者给女朋友买个什么礼物。 可四驴子不一样,四驴子会把一百块钱都用在自己身上,反而女朋友会更高兴。 怎么用? 买一盒伟哥,剩下的钱买功能饮料,能让女朋友乐呵一天一宿。 就这脑回路,一般人想不出来。 我估计四驴子不睡花木兰是怕甩不掉,因为我们还要在一个锅里搅马勺,四驴子更喜欢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游击战。 村里人干活也是真卖力气,他们干着活,有一搭没一搭聊着往事,给我一种祥和的感觉。 我不知道列位是否见过那种场景,凋零的村庄,几个老人默默地坐在避风的地方晒太阳,从开始到结束,基本上没什么人说话,可能也是没啥说的,一个村生活几十年,能唠的东西都唠了几百遍了。 我们找他们干活,也打开了他们的话匣子,几位老人七嘴八舌说着过往。 话说这个房子是民国时期盖的,当年张喜顺的爷爷决定在这削山建村,给马帮的人都分了房子,开始的几年也挺红火热闹。 随着时间的发展,老一辈人凋零,有钱的人搬去了交通便利的村子,有能力的人出山闯荡,村里的人越来越少,现在留下来的都是孤寡老人,最年轻的也有六十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