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红袖招(1/1)

准确的来说,这应该类似于一个深蓝色的空间。 不过这个空间到底有多大,冷锋并不清楚。只知道它是存在于自己的身体当中,但是似乎又独立于自己的身体之外,这是一种非常奇特的感觉,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冷锋有种直觉,一旦这旋涡彻底停止下来不再旋转,那么就是他真正成型的时候。到时候绝对会有更加神奇的一幕出现,而且他的实力也会再次得到质的飞跃,最起码能够突破小成之境。 但是这种感觉又让冷锋很抓狂,似乎近在咫尺又远在天涯。明明能够感觉到它的存在,但是中间似乎又隔了一层薄纱。这就如同你明知道对面是一个脱光了衣服的大美女,只要再进一步,就唾手可得。 但是只能看,却不能摸,或者是怎么摸也摸不着。 冷锋明白这就是所谓的瓶颈,每一个习武之人都会遇到的情况。冷锋这时还算是好的,最起码他能够感觉到这种情况的存在,绝大多数的习武之人根本感觉不到任何情况,反正境界就被卡在了原地不动。 冷锋和他们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他的境界并没有被卡住,实力也在飞快的提升,只是他能感觉到这种瓶颈的存在。 临近太学快要散学的时候,冷锋这才离开了客栈。 这一次他没有空手而去,而是带了两坛酒。这一次冷锋前来临安只带了二十坛酒,到达临安的这三天,冷锋只送了两坛给姜远志。 今天他带这两坛酒也是有考量的,这是在临安的贵族圈子中打开口碑的好时机。小侯爷请客,那么他喊的那些朋友,每一人的身份地位也都是非常显赫。 这种酒只要在他们的圈子当中传播开来,那么后期根本不需要冷锋去推销,绝对就是一个很庞大的潜在客户群体,而且这一个群体全部都是不缺钱的人。 如果说这个时代也有酒品推销会的话,那么小侯爷洪刚的这个圈子,就算是最顶级的成员了。也就是这个时代的人还不明白广告的威力,不然的话他们很可以找冷锋要广告费。 当然冷锋也不会将销路全都放在洪刚这边,这只是其中的一个渠道而已。 过两天他还准备送两坛酒给冯海,要和冯海好好谈一谈关于这种白酒在南方的销售问题。冷锋相信以冯海的商业眼光,自然能够看出这种白酒的价值。等到冯海的船队将粮食运达临江城的时候,可以顺势运一批白酒回来。 以冷锋离开洪山庄时的产量来算,现在的庄子当中应该已经存储了很多白酒。 可以在临安以及南方一些发达地区进行销售了,当然他也不可能对南方市场敞开销售,先把临江仙酿的名气打出去再说。 这个时代的人没有人比他更懂得品牌效应的威力,一旦将临江仙酿的牌子树立起来,就算后来有人能够做出同等品质的白酒,那么在竞争力上也是远远不如临江仙酿的。 这一点已经经过了后续残酷的商业竞争验证,很多在质量上非常不错的产品,但是在面对同类产品的竞争的时候,全部都黯然败北,甚至消失在市场当中。这一切的原因,就是品牌知名度,以及品牌价值没有做到位。 今天的这场聚会,冷锋没有了马车接送的待遇。毕竟以小侯爷洪刚的身份,能够得到他的邀请就是很有面子的事了,别指望人家会安排马车来接送你。 在小侯爷这类人眼中,冷锋只是平民子弟,就是再有才华,在小侯爷这种身份面前也什么都不是。就算洪刚对冷锋很的欣赏,但是这个时代的人固有的阶级观念是无法改变的,他也不会因此安排马车去接冷锋。 冷锋对此也是心知肚明,并不会因为黄家和冯家都安排了马车来接他,轮到了洪刚这边就没有马车接送而心生不快。 拎着那个装酒的木箱子,花了小半个时辰的功夫,冷锋找到了洪刚所说的聚会之地。 此处名为红袖招,从名字上听,很容易让人以为这里是一个风月场所。 左手染帕,袖手添香,红袖挥舞,形容女子的优雅美丽。有词云:如今却忆江南乐,当时年少春衫薄。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 在冷锋所生活的那个时代人的印象中,红袖招就是春楼。 但是在这时代,红袖招却并不是风月之地,最多只算是临安城为数不多的清人馆。所谓的清人馆是相对于青楼来说的,这里的女子卖艺不卖身。 而红袖招比清人馆还要高雅,这里的规矩可不是说着玩的,就算你是达官贵族,只要是来这里都要老老实实的遵守规矩。 这里的每一个女子都是非常有才华的,几乎都是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而且这些女子都是有来历的,她们的家世都很好,有许多都是达官贵人家的小姐。 在这里客人没有权力选择,反倒是这里的女人可以选择客人,而且只能远观不能亵玩。甚至是大多数的情况下,客人们根本见不到女子真容,只能隔着一层屏风欣赏歌舞琴音。 这是整个临安城都知,没人敢在这里放肆。以前有过喝醉酒的世家子弟在这里闹事,如今他们的坟头草已经长的有三尺高了。 红袖招的背后靠山就是平安侯,据说红袖招的创立人就是当今平安侯的亲姐姐,也就是小侯爷洪刚的姑奶奶。这位姑奶奶也是一位传奇人物,后来嫁给了一位将军。再后来和夫君在战场上打下了赫赫威名,博得了红娘子的美称。 南宋朝廷之所以能够在临安立足,很长时间金人不敢南下,就与他们夫妻二人有很大的关系。 当初红娘子手下有一队娘子军,这些娘子军也同样能征善战。她们和红娘子一样,都是出自当年的红袖招。 可以说,红袖招的前身是红娘子带领一些女子练习武艺的地方。后来,随着第一批红袖招的女子离开之后,这里依然是由洪家的后代女眷接手管理,不过慢慢就成为类似清人馆一类的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