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一五章 底线(1/1)
“那么其二呢?” “其二,决战决胜必先集结重兵,蓟辽、宣大之精锐,要与金海、登来二镇兵马同心戮力共同对敌。若有二十万兵力自东西共进,奇正相合,则一举扫平清虏,亦并非难事。但是,两路大军东西合战的调动指挥之权必须统一,为保万全,应当由本都督统一指挥。” 说到这里的时候,杨振意识到贸然提出索要兵权,可能会得罪洪承畴、祖大寿以及辽西其他将领,毕竟那些人跟自己此前就多有龃龉。 甚至也有可能会引起朝廷的猜忌,毕竟真要将二十万大军的节制指挥之权,尽数托付给杨振,可能崇祯皇帝或者内阁其他大臣也不会放心。 然而,杨振一想到北伐清虏可能面临的形势,他又不得不将这个要求先行提出。 毕竟朝廷调集的兵马、筹措的钱粮再多,如果没有有效的整合与统一的指挥,在战场上打不好配合,到最后,还是会成为一盘散沙,被人家给各个击破。 而杨振现在提出这个要求之后,一旦争取不到全部大军的指挥权,最起码,他也可以退而求其次,获得自己麾下金海登来二镇兵马北伐的自主权。 当然,这也是杨振的一条底线。 在北伐清虏这件事情上,杨振决不会甘当配角。 而且他已经下定了决心,就算得不到辽西兵马的充分配合,他也要扛起扫除清虏的重任。 他对辽西兵马唯一的期待是,一旦战事开启,不要一直龟缩在辽西的坚城里。 哪怕像上一次镇江堡攻防战最后他们所做的那样,出兵袭击广宁等地,帮自己牵制住一半清虏的兵力,也说得过去了。 这也是杨振为什么在调集兵马,集结重兵这一条里,提及宣大兵马的原因。 杨振原本并不希望自己的叔父杨国柱像历史上那样,带领宣镇兵马开赴辽东决战前线的。 因为在原本的历史上,杨国柱就是在率领兵马抵达战场之后,被用作了大军先锋,是原时空松锦大决战了。 其次,关内剿贼也有了相对比较精锐的兵马。 一旦打输了,不论祖大寿所部兵马如何,起码洪承畴所部兵马可以放心撤回关内剿贼战场了。 同时,如果杨振的金海镇兵马,战败后也不能继续在敌后立足的话,那么他们也就可以渡海撤回登来了。 这样一来,关内剿贼的兵马也就有了,关内不断恶化的形势也能因此逆转了。 再者来说,决战失败或者失利以后,那些以防虏、备虏不断壮大自己的军阀势力,也将受到沉重的打击,再也形不成拥兵自重尾大不掉的势力了。 如此粗粗算来,即使决战失败,对京师朝廷来说,也有这样“一石三鸟”的好处,既如此,那么动用锦义、蓟辽、金海、宣大等地兵马,发动与清虏的决战,就是不可避免的了。 杨振也渐渐理解原时空以及这一世崇祯皇帝以及朝堂上文官大臣们的想法了。 杨振正在推测着朝廷决策背后的种种考虑的时候,朝廷钦差沉迅沉吟了片刻,再次定定地看着杨振,说道: “但是二十万大军的总制指挥大权,还需要圣上与朝堂议论决定。毕竟,宁远那边有洪督师,锦州那边有锦义伯组大帅,将来从宣大、蓟辽征调兵马出关以后,总兵大帅只会更多。 “杨都督你开镇金海,兼领登来,屡次出击敌后,功勋卓着,这一点毫无疑问。但是锦义伯祖大帅久镇辽东,地位崇高,威望素着——” 说到这里,沉迅停顿了一下,看了看杨振,没有再多说下去。 但是杨振也知道他的意思,知道他是想说锦义伯祖大寿及其部将恐怕不会甘居于杨振之下,听从杨振调遣。 对此,杨振自然是心知肚明的,所以,听到沉迅这么说,便缓缓点了点头。 杨振的点头,显然给了沉迅莫大的信心,只见他脸色明显已送,又接着说道: “而且,根据都督的建言,除了祖大帅以外,宣镇总兵镇朔将军杨大帅也必不能置身事外,到时候,这样的总兵大帅还会更多,若以都督为总制之人,都督以为妥否?” 面对沉迅的这个反问,杨振没有反驳,甚至没有说话,只是再次缓缓点了点头。 沉迅见状,接着说道:“就在沉某人离开京师之际,兵部职方司张郎中亦同时奉旨奔赴关宁去了。当时,陈本兵虽然未曾明言,下步出兵平虏,与虏决战的主帅与主从之分,但其心意并不难明。” “哦?陈本兵心意如何?” 杨振一听沉迅这么说,心中一动,知道沉迅这是话里有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