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补课计划夭折(1/1)
不得不说,高天养这么一总结,感觉家里面欠缺的东西确实是相当之多。 除了种菜养猪这些暂不做考虑外。 剩下的高芸都有拿笔记下来。 快递驿站阁楼里有,且立刻就能拿出来用的东西,高芸是直接进驿站阁楼就把东西取了出来,没有的,便暂时先记下来,准备回头网购或去供销社买。 其中水杯就属于驿站阁楼现成的。 随便找个罐头瓶给他就是。 不是没有不锈钢保温杯,关键是不锈钢保温杯不适合拿出来,乐扣那种塑料杯也不适合拿出来,这时候塑料价格还挺贵的,反正没那么多的塑料制品。 就连塑料盆都很少见。 至今高芸也没见过一个塑料盆。 相比较而言,罐头瓶最保险,同时也最常见,好多人家都有用罐头瓶装油盐,装糖,甚至于装一些干粮或杂粮。 带点水去喝就更没问题了。 只要小心别撞碎便是。 没办法,这年头不是高芸想给高天养用什么东西就能用什么东西的,还得符合当今时代的特色,符合他们这个小地方的特色,乃至符合她家经济条件。 其他方面也是如此,虽然可能打火机更加方便,但高芸还是要去买火柴。 因为他们这就没打火机卖。 估计只有大城市才有的卖。 等这么一番折腾完,时间已经到了六点多,高芸估摸着粥应该煮好了,紧接着当然就是赶紧再进一趟阁楼,把粥和鸡蛋,以及拌好的咸菜全都端出来。 吃完早饭,刷完锅碗瓢盆。 时间还没到七点,他们一年级又没有早自习,自然没必要早早过去,所以高芸索性跟高天养一起坐到他床上,各拿本小人书翻起来,闲着也是闲着嘛! 虽然那些小人书大多都是繁体,同时有些还是竖着的,但看着也还凑合。 至少不至于看不懂! 不过高天养是真不太看得懂,他主要还是看上面的图画,借着图画和自己认识的那些字,大概也能猜出意思来。 看的是津津有味。 七点半,高芸放在兜里的那个手机震动了起来:“收拾收拾,该上学了。” “我跟你一起,等我会儿。” 昨天不是没问出老师地址吗,还说有事直接去学校找她谈,所以高芸今天就打算去学校找她谈,但也不好意思空着手过去,故而当即又进了趟阁楼,取了一斤咸肉,并且用牛皮纸给包装好。 然后才跟高天养一起去学校。 进了校,高天养直奔自己班级,高芸则是在打听好老师办公室之后,就去了办公室,然后吧,站在办公室门口整个人都很紧张,颇有点不知所措之感。 办公室里老师未免也太多了。 这该怎么送礼啊! 而且作为一个虽然不算学渣,但成绩也不怎么好的存在,看到老师,特别是看到这么多老师心里还是莫名的有些紧张,大概就是一种天然气场压迫吧。 “小姑娘,你站门口干什么?” “五六年级办公室不在这……” 这个时候因为上学晚,以及部分同学可能会留级的缘故,十五六岁上五六年级,不算什么特别离谱的事,就比如说高天养,他今年九岁,虚十岁,等他上六年级的时候,也是十六岁的年纪。 所以办公室里的那些老师看到高芸呆愣愣站在门口,都没认为她是家长。 而是觉得可能是五六年级学生。 “那个张老师,我有点事想跟您谈谈,我是高天养的姐姐,您看能不能方便出来下,一会就行,几分钟的事。” 这时候不说话也不行了。 毕竟他们又不能光靠意念交流。 所以高芸只能努力憋出这么段话。 “高天养的姐姐,哦,是我们班那个一年级的学生姐姐是吧,等会啊!” 作为班主任,张老师对班级里的学生还是相当负责的,开学第一天便将各个学生的大概情况摸清楚了,高天养算是她印象比较深刻的一个,因为这孩子父母双亡,现在家里面只有一个姐姐。 光听着就感觉怪可怜的。 不过养的还挺不错,气色看着比班级里其他同学都要好,很健康的样子。 张老师跟办公室里的其他同事打了声招呼后就出去了,高芸拉着她一直走到边上,没有外人的地方,这才说道: “张老师,我主要是想问问补课的事,就是您能不能在放学之后,以及放假的时候,或者说寒暑假的时候,让天养去您家接受您的辅导,您这边付出了不少精力,我则可以付钱或者食物。” “?”张老师一时间没理解。 过了一会,她才似乎理清思绪道: “你是说私塾先生?” “不行不行,这不合适,而且这对其他学生也不公平,天养姐姐,我觉得你是不是有些太焦虑了,天养才上一年级,学习如何,成绩如何,暂时都还不好说呢,你为什么就这么着急补课呢? 用补课来形容倒也挺恰当。 说实话,我还真是第一次见到你这样的家长,很多家长就算着急,那也是要等到六年级小升初的时候,或者初三要中考的时候,哪有一年级就急的,还是一年级刚开课就急的,你也太急了。 我看天养这孩子也没毛病啊,挺聪明的,所以你是真没必要这么担心,同时我们学校也不提供所谓的补课服务。 你要不还是先回去吧。 如果天养学习上有什么问题,我会让他通知你,然后再请你过来聊聊。” 张老师是真心觉得高芸很奇怪。 教书这么些年,就没遇到过这么奇怪的人,不过也能看得出来,她对弟弟的成绩是真的很关心,这么年轻就能这么支持孩子学习的家长确实相当稀少。 但也不能这么早就拔苗助长啊! 高芸被说的有些哑口无言,她觉得相比较于未来,有些家庭在幼儿园就已经开始卷,甚至于从胎教就开始卷,她已经非常不卷了,毕竟她只是想让孩子补补课,又没让孩子上七八个兴趣班。 更没有搞什么从小双语教学啥的。 真的是时代不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