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此生若能得幸福安稳谁又愿颠沛流离(1/1)
打破了在田湾水库的钓鱼纪录,这是何强半年来最开心的事儿。 拿出手机对着大鱼一通乱拍,又用一个公主抱的姿势抱住大鱼,让刘小川给他拍了好几张照片,这才恋恋不舍的放下大鱼,再牛逼的人钓上大鱼后都会变成孩子,若是平时钓上这么大的鱼,必然要去锦上鱼府定个大包间,喊上要好的兄弟过来吃鱼,听他吹牛。 不过好不容易来趟田湾水库,必须过足钓瘾。 不等刘小川邀请,何强就主动提出去他家吃饭,吃饱喝足后在帐篷里对付一宿,继续钓鱼。 刘小川刚刚接到李正电话,说是今晚在他家院子里摆了四桌,吃饭的人不少,催他早点回来,李虎凑过来问道:“川哥,我去弄两条鱼?” 想吃鱼很简单 李虎三人知道如何与小青沟通,吹个口哨小青就会把大鱼拍到岸上。 刘小川问道:“何老板,这条大鱼是今晚炖了还是安排人给你送回家里?” “借花献佛,今晚就炖了吧。” 何强自信道:“我感觉这次还能钓到更大的鱼。” “今晚我们有口福了。” 刘小川笑笑,不可否认,何强很会钓鱼,可若是他不想让何强钓到鱼,何强连七两的翘嘴都钓不到。 直到一年后,李虎才明白刘小川为什么要吃这条鱼,这是在分享何强的喜悦,就是这么一件小事,瞬间拉近了何强和刘小川的关系,如果刘小川让李虎去弄来两条一样大的鱼,何强发现抓鱼如此简单后,喜悦必然会被冲淡。 刘小川只是涉世未深,不代表他情商低。 刘家从未如此热闹,乡邻来了不少,还来了一个大老板,何强。 借花献佛的大鱼自然不会当作见面礼,何强这种级别的老板,不管去谁家都不会空着手,好在他车里还有一箱好酒两条好烟,就把烟酒搬了下来权当是见面礼。 李正识货,认出这是一千多一瓶的好酒,烟也是一千一条,一箱酒加两条烟差不多要一万块,不禁被大地飞歌老板的手笔镇住,这人应该比二炮还有钱吧,就是不知道能不能比得上田湾村首富李峰。 见到刘父刘母,何强礼貌的自我介绍,“叔叔阿姨好,我叫何强,是小川的朋友。” 刘父见何强四十来岁的样子,拘束道:“小川这孩子不懂事,你们做大哥的多担待。” “小川很优秀。”何强道。 简单打完招呼,李正安排何强先坐,给他倒上茶水,陪着何强聊天,过来吃饭的人都没闲着,摘菜的摘菜,炒菜的炒菜,听说这条七十几斤的鲢鳙和何强钓上来的,都夸何强会钓鱼,还没人能在田湾水库钓出这么大的鱼。 这种夸赞很受用,何强不免飘飘然 何强家祖祖辈辈都生活在北江县城,这种农村生活体验不多,大家一起做饭,一起喝酒,一起吹牛,给他的感觉比锦上鱼府这种高档饭店还要好。 通过和李正聊天,得知刘小川承包了五年田湾水库。 一把手拿出一百万 刘小川如此年轻,家里又破破烂烂的,真想不通他怎么会这么有钱。 刘小川回来后,小莘就把他拉到一边递来一个手机,最新款的古为,一台要六千多。 “这是你的” 刘小川推回去,“把你那台二千块的手机给我就行。” 小莘冰雪聪明,嬉笑道:“哥,你说买两台,你一台,艳子嫂一台,想的就是要跟我换手机吧?” “就你聪明!” 刘小川疼爱的揉揉小莘脑袋。 小时候揉小莘脑袋,小莘总会告状,说揉脑袋就长不高了,上了初中后,小莘个子窜到一米六五,兄妹俩一见面,就纠缠着哥哥揉她脑袋,说是不想再长高,最后还是长到一米六八,这个个子在女生中算高的了。 小莘长睫毛忽闪忽闪,“我还知道,你没说要送艳子嫂手机,不然她不会紧着贵的挑。” “都猜到了。” 刘小川催促道:“还不快点把手机送过去!” “嫂子在做饭呢,一会儿我拿给她。” “嗯” 刘小川应声,忙着招呼客人了。 夜幕初临,刘小川家灯火通明。 下午来送礼的都邀请过,只是有些人家不好意思过来,真正来的也就李正一家,李虎一家,刘远城和刘远京两家,强子和仟仟,还有几家种桃户,有点亲戚关系的那种。 男人坐了两桌,妇女儿童坐了两桌,上主桌的是刘小川父子,村长李正,何强,李虎三人。 本来还想让强子坐过来,也不知道他吃错什么药,非要和妇女坐一桌。 菜肴很丰盛,李正杀了两只羊,何强钓了一条七十几斤的大鱼,加上邻居送来的土鸡,这三道是硬菜,王艳艳在镇上买了不少,每桌十六道菜喝的是何强送的酒,每桌两瓶,妇女儿童桌上则是饮料啤酒,烟用的也是何强送的,每桌先扔两包,不够再拿。 李翠花也来了 这次比较懂事,没有把菜打包带走,毕竟是来做客,又不是吃席。 “国兴大哥,你作为主人,不得讲两句?”李正起哄道。 “我哪会讲话” 刘父憨厚道:“还是村长你来讲吧。” “哪能喧宾夺主,还是国兴大哥说两句。” “村长,你就别为难我爸了” 刘小川笑道:“还是我来讲几句吧。” “好!!!” 所有人一起鼓掌,孩子也跟着鼓掌。 刘家能如此热闹,和刘父关系不大,都是冲着刘小川来的。 刘小川端起酒杯,“这是高兴的一天,我爸回家了从今天开始,不会再让我爸出去辛苦打工,也希望有那么一天,咱们田湾村人都不用外出打工,在家就能工作,全都过上好日子。” “说得好!”鼓掌声更响了。 话很朴实,却说到每个人的心坎上。 强子上过中专,是个文化人,拽词道:“此生若能得幸福安稳,谁又愿颠沛流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