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1章 意志的较量(1/2)

随着第三道防线发生乱战,第二道防线上有晋军和鲁军朝主力战场方向推进,战局对楚军的不利已经显现出来。</p>

第三道防线上的乱战打得非常激烈,每时每刻都有人死去,同时双方不断有增援部队投入。</p>

随着从侧翼向正面推进的晋军和鲁军接近到三里范围之内,第二道防线上的楚军被迫撤到第三道防线。</p>

“去问问下军将,能不能从侧翼进攻,复制攻克第二道防线的成功。”郤锜吩咐自己的嫡长子郤杨。</p>

已经有前面的例子,确实会让人更加迷信成功的案例。</p>

郤杨在约两刻钟之后见到楼令,提出郤锜想问的问题。</p>

“我手上已经没有多少预备队了。”楼令已经投入四个‘师’的晋军和将鲁军派出去,剩下的三个‘师’不能够轻动。</p>

晋国的一个军团不是五个“师”吗?当然是的。</p>

楼令手里有七个“师”的兵力,其中的两个“师”正是后面抵达的先头部队。</p>

也就是说,由于事出突然的关系,本该得到轮换的部队,他们非但没有得到轮换,相反被指派了参战任务。</p>

由于郤锜没有给郤杨更多的交代,导致郤杨不得不重新回去见郤锜,转述楼令给予的答案。</p>

“我这边只有四个‘师’的预备队……”郤锜说的这四个‘师’是晋军,没有将列国的军队算进去。他思考了一小会,对郤杨说道:“你带两个‘师’和两万齐军、宋军,交付给下军将指挥。”</p>

同理,郤锜也得到了增援部队。</p>

必须要说的事情是,前期参战的部队,各支部队的建制早就不是满编状态。</p>

晋军的一个“师”是包含战车组成员在内一共七千五百战兵,一些损失比较大的部队,一个“师”只剩下不到四千战兵了。</p>

当然了,不是说那一个“师”战死了三千多人,他们可能是失踪、受伤、残废和患病,导致无法继续参战。</p>

郤锜下达了命令。</p>

得到命令的晋军还算好,稍微进行准备就能够出发。</p>

齐国和宋国的君臣得知需要划出一万部队到侧翼战场接受楼令的指挥,宋国君臣稍作犹豫答应下来,齐国君臣出现争论才让部队进行准备。</p>

结果就是,郤杨从郤锜这里得到任务,拖拖拉拉快一个时辰才带着部队出发。</p>

小队伍赶路和大部队赶路是两回事。</p>

郤杨带着小队伍只花了不到两刻钟就抵达侧翼战场,变成携带大部队足足花了一个时辰的时间。</p>

在增援部队抵达之前,楼令就已经收到了信息,再一次投入两个“师”的兵力到第三道防线。</p>

“两位,率部进入战场,朝鲁军正在攻打的位置推进。”楼令认识鳞鱹和鲍牵二人,没有任何客气,刚见面就下达命令。</p>

鳞鱹是宋国的司马。</p>

在晋国,司马变成了中高层官员。</p>

宋国的司马则是属于高层官员。</p>

来自齐国的鲍牵算是近来崛起的人物,比较得到齐君环的赏识。</p>

二人不管心里什么想法,齐声对楼令应道:“诺!”</p>

在当前,只要楚军与联军处在同一个区域,有楚军和联军的所有区域都在爆发激战。</p>

打得最激烈的当然是主战场。</p>

第二道防线仅有少数未能及时撤退的楚军仍在抵抗,不出意外很快就会被消灭。</p>

在第三道防线,联军这一边的主要攻击分为三个地段。</p>

由楼令指挥作战的侧翼战线,首先攻击的正面已经占领局部防线,楚军正在玩命反扑。</p>

张奇和季孙行父统率的部队,他们后面得到命令,采取就近猛攻第三道防线的作战,暂时看不到什么成效。</p>

楼武得到命令,率领三个“旅”尝试向张奇和季孙行父的位置推进。</p>

外围战场那边。</p>

上军已经对楚军取得优势,双方从旷野打到楚军营盘之内。</p>

新军则是继续在旷野交战,看上去好像哪一边都没有占到太明显的便宜。</p>

正在激战的部队太多,没有即时通讯的手段,能够想象得到两边高层有多么难以正确判断局势的进展。</p>

讲实话就是,楼令也就顾得上自己这边,尽量与郤锜所指挥的部队进行联动,更多真的就是顾不上了。</p>

联军是发起攻势的一方,再乱也有明确的目标。</p>

楚军则是挨打的一方,他们的高层一再收到哪里被袭击的汇报,太多位置正在遭受攻击,所能得到的信息相当有限,至少无法确认哪里能够坚持,哪里的防线已经失守,能够坚持的部队到底还能坚持多久。</p>

“大王,撤吧?”子庚不止额头布满汗水,应该说浑身上下全湿透了。</p>

楚君审的状况比子庚好不到哪去,浑身汗水的同时,脸色看上去很是苍白,几乎咬牙切齿地说道:“寡人,不撤!”</p>

他们现在只知道联军在多个位置发起猛攻,尤其是晋国下军负责的位置几乎凿穿防线,可是战线上的楚军仍在坚持。</p>

哪怕看上去战局对己方很不利,处于厮杀场地的将士正在浴血奋战,真要是一国之君先跑,不止会导致各条战线立刻崩溃,败军在联军的追杀下又该是何等的惨况?</p>

</p>

“寡人……输不起,社稷也输不起!”楚君审刚才牙齿咬得太用力,嘴角有血液流下。</p>

为了打这一场战争,楚国征调了全国超过三分之二的壮丁,投入的物资更是不计其数。</p>

进行这样的战争,哪怕是未能获得辉煌的胜利,再怎么样都应该让敌人只是取得惨胜。</p>

打了一年,军中爆发疫病,折损的楚军已经超过十万,楚君审不相信联军那边能够好到哪去。</p>

“别看敌军攻势凶猛,也许是强弩之末。”楚君审给众臣打气,再一一进行点名,说道:“你们到前线亲自督战!”</p>

一众楚国贵族看得到楚君审的意志之坚决,明白到了舍命陪君主的时刻,齐声应道:“唯!”</p>

楚国高层的意志在楚君审的强势下,再一次达成了统一。</p>

之前还藏着掖着的楚国贵族,他们选择掏出最后的家底,带上精锐赶往前线加入作战。</p>

最先发现情况不对劲的是前线的联军人员,他们将信息传了回去。</p>

“决死挣扎?”楼令一点都不感到吃惊。</p>

如果统军的是其他人,楚军固然会表现得很坚韧,意志方面却是非常不好说,完全取决于主将是不是先虚了。</p>

由楚君进行亲征?历史已经给出了答案,哪怕是遭遇到异常艰难的处境,没有过打到一半四散的情况,输得再惨也是有序撤离。</p>

楚君审向贵族传达自己的意志。</p>

楚国贵族再将压力给到部曲。</p>

各个家族的部曲向其他参战人员施压。</p>

处在劣势的楚军爆发出了更坚强的意志力,愿意或不愿意都只能拼命了。</p>

楚军拼命之后,联军无法再大步推进。</p>

“损失太大,需要撤回来巩固战线,避免被敌军逆推到底。”季孙行父找到张奇,给了这么一个意见。</p>

张奇当然知道楚军正在玩命反扑,问道:“损失多少?”</p>

季孙行父哪里知道损失多少,只知道各个建制都在叫苦。</p>

事实也是,除非是编制很小的部队,例如百人以下的编制,要不然哪怕是到现代都无法在交战状态之下统计伤亡数字。</p>

张奇见季孙行父答不出来,内心吐槽归吐槽,还是答应道:“有序后撤吧。”</p>

指望鲁军在战场上拼命,不如等着他们在战后各种唾沫横飞。</p>

“鲁军的伤亡绝对不会超过一成。”张奇心想。</p>

鲁军的伤亡其实比张奇猜测要多一些,应该是达到了两成。</p>

之所以等到伤亡两成才让鲁军叫苦,主要是之前打得比较顺利,导致了鲁国贵族阶层的麻痹。</p>

这不,楚军开始玩命之后,鲁国贵族的本性发作了。</p>

保卫鲁国的时候都不见他们拼命,能够指望他们为晋国卖命?这简直是在开玩笑!</p>

张奇没有忘记赶紧派人禀告楼令相关军情。</p>

在楼令这一边,短时间内收到了很多汇报,无一例外都是禀告楚军反扑力度之凶猛,各部伤亡正在加剧。</p>

士鲂从前线返回,找到楼令说道:“楚人亡命反扑,天色也已经晚了,是不是停止进攻?”</p>

楼令看到士鲂身上有血迹,只能说感到惊讶。</p>

到了他们现在的地位,不是真的有必要,没有人会亲自参与拼杀。</p>

“前线的压力非常大?”楼令只是在巢车上利用高度了望,能够看到的只有两军的拉锯状况,肯定是无法与亲自上战场相比较。</p>

士鲂想介绍。</p>

楼令没有给士鲂再说话的机会,说道:“现在才是到了比拼意志的关键时刻!一旦我们主动后撤,新的转折点就出现了。”</p>

听说过斯大林格勒战役吗?</p>

楼令穿越之前,由于一些媒体的误导,二战的转折点不再是斯大林格勒战役或库尔斯克战役,变成了诺曼底登陆。</p>

那是苏联死了,大儿子不争气,其余逆子干脆就投了敌,搞得任由功绩被窃取。</p>

同样的事情发生在中国身上,西方媒体从来没有正视过十四年的抗战,无视三百多万倭寇一旦投入其它战场将带去多大的变化,只强调投下两颗和平弹的事情。</p>

斯大林格勒战役之前,苏联已经损失了两百四十万兵力,换作其他国家已经在思考怎么投降才能够获得体面,当时的苏联高层却是硬生生坚持了下来。</p>

那一场至关重要的战役中,苏联比德三的意志更加坚定,才导致红军得到喘息之机;德三先在斯大林格勒的比拼意志上输给了苏联,后面再次在库尔斯克品尝到了失败,从那之后意识到不可能轻易获取胜利,一口气泄掉就从战略进攻变成战略防御了。</p>

以晋国为首的联军是一直占据着优势,付出的伤亡代价确实也很大。</p>

处在劣势的楚军一直在坚持,他们遭遇触底情况并未妥协,反而在触底之后进行了强力的反弹。</p>

其他人可能懵懂无知,觉得是一场攻势的胜负而已。</p>

楼令却是知道事情的严重性。</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