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门庭若市(1/1)

现在只有极少数人会拿“大义”来压人,更多人会明确或暗示其中的利害关系。 晋君寿曼的那一批宠臣会给楼令造成什么影响吗?单独以楼氏来说,暂时看不到会被那一群宠臣影响到的地方,甚至楼令靠拢上去能够分到很大一块猪肉。 毕竟,晋君寿曼的那一群宠臣,他们或许出身好或坏,目下却是没有能够扛旗的人物。 要是楼令加入进去,说不定立刻变成了扛旗者,能够扛得动将获得超乎想象的利益。 关键的问题在于楼令知道自己扛不动那杆大旗! 那是楼氏的实力严重不足,哪怕再加上晋君寿曼可调动的兵力,在胜算方面只能说是极其低。 更大的问题是什么?在于晋君寿曼以及他的那些小伙伴绝非是好队友,乃至于帮倒忙的可能性更大。 栾书留下一句几乎是明示的话,然后乘车走了。 留在原地的楼令怔怔地看着一直在远去栾书的背影,回过神来只是“呵呵”了两声。 楼令和晋君寿曼,以及晋君寿曼的一众小伙伴,讲实话就是没有直接冲突。 甚至是什么?晋君寿曼在拉拢楼令想为己用。 在这种格局之下,楼令有太多的选项,包括不瞎掺和,只是保持秉公的态度。 “双方都要我那投名状,是不是觉得我最好拿捏?”楼令也必须承认一点,自己处在不上不下的位置,偏偏手里面的权柄很适合用来搞事。 回到家的楼令先沐浴,换上一身居家服装来到前院散步。 差不多是楼令回到家的半个时辰之后,多批人过来拜访,不是什么重要的人物,他们为自己的主人送上拜帖,或是送来了礼物。 那些人根本不用楼令出现进行招待,让楼冰和楼森出面便是符合礼节标准了。 “令大夫。” “单公,公子周。” 单公朝与晋周并不是搞突然袭击,他们在五天前就已经事先通知,会到楼氏家宅进行拜访。 “司马门前……”单公朝比较好奇,问却是不会讲全句。 楼令笑着说道:“门庭若市,对吧?” 单公朝与晋周听得一愣,随后双双露出回味的表情。 “是极!一句‘门庭若市’道遍状况。”单公朝看来是懂文学的。 晋周则是用仰慕的表情看着楼令,说道:“司马武可获立武功,文能出口成章啊!” 这对穿越者来说并不奇怪。 后世一句普普通通的话,极可能是经过历史长河的陶冶,短短一个词就能够将很复杂的事情阐述完毕了。 当然,那是先辈留下来的文化遗产,导致越后面时代的人,当文抄公必将占据更多的优势。 楼令“哈哈”一阵笑,将人请到客厅之中。 为什么来拜访的因由,单公朝事先已经讲清楚,主要是周王室那边需要一批马,然后晋国最大的牧马专业户赵氏一度覆灭,刚复立赵氏的赵武无法提供。 当然了,周王室也能够从其他诸侯国处购买,问题是周王室并不总是任性,不会一次次挑战晋国忍耐的极限。 晋国目前拥有最大马匹数量的是哪个家族呢?并不是楼氏,其实是郤氏。 而旬氏、范氏、栾氏、韩氏、等等家族,他们的家族传承足够悠久,积累的家底也是非常雄厚,拥有的马匹数量绝对比楼氏更多。 那么,单公朝为什么还找楼氏呢?这个就牵扯到一些契约的惯性了。 比如说,周王室一直向秦国或晋国、齐国采买牧畜,一次达成交易之后,只要双方没有闹不愉快,往后的交易对象就固定了。 新的疑问来了,周王室可以向晋国或秦国、齐国购买马匹,为什么不是选择秦国或齐国呢?因为当前的秦国拒绝向外出售马匹,齐国则是晋国的小弟。 “不知道您这边需要多少马匹呢?”楼令没有问价格,关于价格是下面的人去锱铢必争了。 单公朝一手举碗,另一手遮住口鼻的位置,喝了一口热汤,可能是感觉好喝又多喝了几口,放下之后正坐,说道:“一千,能够更多越好。” 这个数量楼氏能够提供。 楼氏一直在跟狐氏进行贸易,获得了数量很大的牧畜。 同时,楼氏向北不断扩张,过程中剿灭以及吸纳了不少游牧部落,同样增加了数量比较可观的牧畜。 楼令手头的数据显示,楼氏拥有的马匹约在八千到八千三百之间。这些还是楼令随时能够调用的数量,未被统计在内的数量应该还有一批。 “这……”楼令苦笑了一下下,说道:“还请单公明示。” 什么叫越多越好?要是楼氏能够提供一万匹马,难道周王室还能够吃得下? 单公朝不免愣住,心想:“楼氏崛起才是近几年的事情,发展和积累的速度那么快的吗?” “两千?”单公朝觉得自己是在照顾楼氏,往底了提出数量。 楼令笑了笑说道:“那便两千。” 目前楼氏可调动的马匹有八千左右,平时用于征战与农耕的马匹数量基本在五千左右,其中更多是用在农耕上面了。剩下的那些?地需要休耕,马同样也需要轮换。 中原多数家族,他们农耕所使用的畜力也是马,并不是牛。 所以了,马对于多数家族来说属于必备,越庞大的家族需要持有的数量越多。 换句话来说,周王室采购马匹,不一定是要用于军事。 正事谈完,话题自然要变。 楼令与单公朝其实也就是在晋景公丧礼时期才认识,要是在四五十年之前,两个人的身份差距有点大,除非必要根本不会互相接触,别说是成为朋友了。 在现如今,有些诸侯都打破不与庶人交谈的规矩,其余的尊卑规则肯定也要出现新变化。 单公朝之所以愿意与楼令结交,里面其实有楼令被认可为杞国公族后裔的原因,占的比例还比较大。 另外就是,楼令对晋周表达出了极大的友善这一点了。 当然,单公朝可不敢奢望楼令能够帮晋周太大的忙,无非就是结个善缘而已。 “周与楼氏世子书信往来,互相受益是一件好事。”单公朝有看两个小家伙的书信吗?应该是没有的。 只不过,晋周不免会在平时交谈中讲到,看来让单公认可这一对“笔友”了? “小白足不出户,不比公子周见多识广。再者说,周乃是公子,愿意与小白往来,是楼氏的荣幸。”楼令说道。 晋周忙说道:“令大夫抬爱,周是离家的人,岂敢让楼氏觉得荣幸。” 有一句叫“落架凤凰不如鸡”的说法。 晋周可没有当过凤凰,一出生就境遇比较差,还是拜师单公朝才让生活得以改善。 单公朝虽然有自己的封国,但是封地很小,小到只有楼氏当前势力范围的六分之一左右。 更直观的来说,单国的总人口绝对不会超过三万,势力范围比现代一个县还要小,应该也有二十来里方圆? 了解到那一点,是不是觉得单国并不怎么样?而那在当前是一种常态。 楼氏作为晋国一个中等家族,目前的总人口已经突破八万,楼令拥有三块合法封地,并且在开发太原盆地。 千万不要觉得八万人口的数量很少,知道好些封国的总人口也就一两万,或是四五万的总人口,是不是觉得楼氏真不能算是体量小了呢? 可是,楼令仅仅为中大夫,好些下大夫所拥有的实力也不弱,体量更小的却能够是一国之君,春秋时代的奇妙之处,恰恰就体现在这里了。 他们聊着聊着,聊到了晋国即将出兵攻打秦国的话题上面。 “攻打白翟,吸引秦军交战。如果秦军不来,晋国是不是要消灭白翟呢?”单公朝看似纯属好奇。 楼令也不奇怪军国大事怎么会透露出去。 在保密这一方面,诸夏文明一直到近现代都明知道该保密,好些位高权重的达官贵人却喜欢在各种场合当谈资。 最为离谱的事情发生在哪个朝代?委实不太好说,每一个朝代都有那么几件离谱的事情发生。 想拿哪个朝代的军事出来鞭尸?提溜出两宋反正不会有错。 北宋年间,有位文学家、发明家和着名匠人,他在官场失意,能够将宋军的器械连图带字成书,再印刷出来各种送人。 到了南宋之后,宫殿之上商议的任何事情,不超过一天已经在都城街道传遍了。 楼令大概能够猜出是谁向单公朝讲今年的军事行动,一定是看似很做事很靠谱的韩厥了。 随意谈论军国大事的韩厥,他在透露之后还不会觉得自己有错,根由在于大家都是那么干的。历朝历代发生那些离谱的事情,何尝不是这种观念在作祟呢? 所有人都觉得习以为常,大概只有楼令并不想跟不相干的人谈军国大事。这是现代观念让楼令觉得别扭,下意识进行排斥。 单公朝却好像没有发现楼令的情绪,用猜测的方式,预设晋军出兵向西之后,可能会发生的种种,再根据自己的猜测,认为该怎么去进行应对。 一阵子停下来,楼令倒是明确发现单公朝连纸上谈兵都做不好,有太多的理所当然,乃至于出现不符合实际情况的天马行空。 后面,晋周加入了讨论,所提的假设与建议在楼令看来同样幼稚与不靠谱。 “这对师徒……”楼令有些哭笑不得的想道:“要是让单公教导公子周军事,纯粹是在误人子弟了。” 论事实,单公朝会接受到应有的教育,可是他一生没有统兵作战的经历,甚至极可能连三千以上的人马调度都没有尝试过。 回顾一下单公朝之前的假设就会知道了。他无视了地形,更没有考虑辎重安置以及运输,好像认为只要参战部队开上去一阵打打打就可以了。 军事这种事情,没有将后勤考虑进去的话,排除掉碰上同样不顾后勤的对手,能够答应简直就是运气。 哪怕是在辎重自备的春秋时代,任何一名合格的统帅,他们更为关注的地方绝对是后勤,不会有任何的意外! 没有太过复杂的原因,只要提到人吃马嚼就足够了。 在春秋时代,由于交战规则的限制,后勤线的安全确实更有保证。 进入到战国时代,乃至于是更后面的时代,能够保障后勤的人,进行评功的时候,功劳绝对要比在第一线指挥作战的人更大! 那就是萧何、诸葛亮、李善长等等人能够位列第一功臣的原因了。 楼令实在看不下去,不跟单公朝多聊,主要是向晋周讲解后勤对作战部队的重要性。 轮到楼令话比较多的时候,意识到自己在军事上错漏百出的单公朝不再发言了。 单公朝就看着楼令教导晋周,不单纯是只限制在后勤上面,包括行军、驻营、侦查等事项。 “只能说是盛名之下无虚士了啊!”单公朝不是单指楼令,所包括的是晋国的人才济济。 在他们交流期间,外面还是不断有人拜访。 所有卿位家族都有派人过来,要么是送礼,不然就是约定见面时间。 大批中等家族也掺和进来,只有极少数想约楼令见面,更多数送礼混个脸熟。 什么情况这是? 其实就是卿位家族先行动起来,导致中等家族随波逐流。 而卿位家族那样做,说白了就是在逼迫楼令必须有所行动。 这种事情挺操蛋。 问题在于楼令所处的位置就是那么回事。 怎么回事?跟满清时期的九门提督一般,到了特殊时刻必将被争相拉拢的情况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