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六个剧本(1/1)
林煜和赵钱聊天的这功夫,《刘彻与东方朔》的最后一场戏也准备就绪了。 这是剧组拍摄顺序上的最后一场戏,并不是整部剧的结局,所以这场戏,演刘彻的和演东方朔的,都是观众。 沈超感慨道:“林煜呐,没想到这么快就杀青了。以后有角色,你可要多想着点我呐!” 虽然在这个剧组,背台词背得很痛苦,但沈超依旧很喜欢这部戏。 不仅仅是因为这部戏可以帮他挽回《奇迹一家人》扑街之后的路人缘,还因为,和林煜一起拍戏是真的挺舒服。 大多数剧组并不单纯,各种潜规则,哦,包括但不限于男女那点事儿。 沈超尽力保持着自己不被同流合污,但总有身不由己的时候。他只能说,自己出道这么久以来,没有主动伤害过别人。 但在林煜的剧组就不一样了。表面上看,彭飞啊,赵钱啊,在林煜面前跟孙子似的,但实际上,就算是让他俩选,他们也愿意再跟着林煜拍戏。 原因很简单,一方面,林煜掏钱很爽快。另一方面,有林煜镇着,这个剧组是真的没有那些乱七八糟的潜规则。 对于心怀不轨的人来说,没有潜规则是影响他们占便宜了。但对于彭飞和赵钱这些想做出点成绩的人来说,没有潜规则,真好! 你看赵钱吧,在林煜的手底下,做的最出格的一件事情是把林啸天这个名字加进了片尾字幕。但你到外面去看看,还有哪个投资商这么好相处啊? 说得再直白一点,一个投资商,天天就抱着一只猫,而不是琢磨着找剧组的俊男靓女陪酒,这就已经打败百分之九十九的同行了! 沈超尤其喜欢林煜剧组的氛围,又比彭飞和赵钱多了一个原因——在这里,作品是好是坏有林煜顶着,沈超终于不用担心要背锅了。 理论上,在这部剧里面,林煜和沈超是平番的双男主,但实际上,从立项以来,林煜就吸引了大部分的目光。 沈超隐约感觉到,林煜是那种特别能吸引仇恨的体质。有他在,就能吸引一切明枪暗箭。 如果魏子轩知道沈超的这个想法,一定会和他相见恨晚。是吧?给林煜演配角很安心对不对! 对的。沈超对林煜说,以后有角色多想着点他,可绝对不是虚假客套,这是真心实意的。如果以后再有和林煜合作的机会,演主角,沈超不会推脱;演配角,他同样很乐意。 而面对沈超这样的要求,林煜同样很真诚:“一定!超哥,只要你不嫌弃,我这里永远有角色给你留着!” 喜剧演员这个标签是对沈超最大的误解。这段时间相处下来,林煜早就发现了,除了背台词困难,沈超几乎是个全能型演员。 别看沈超顶着中年发福的身材,他是个灵活的胖子,能跑能跳,需要吊威亚的动作戏他也能拿捏。 背台词困难都不能算缺点,这是可以通过科技手段解决的。 作为演员,沈超唯一的缺点大概就是比较贵。但能用钱解决的问题,对林煜来说就不是问题。 林煜惦记着留守在燕京的白杨木主持的青苗计划。一个多月了,不知道师父那里,收到多少投稿了? “六个剧本!” 林煜回到燕京,就先去白杨木家,而风尘仆仆的林煜刚进门,就看到师父对他比划了一个“六”的手势。 林煜不禁有些失望,“这段时间,就只有六份投稿吗?” 这可不太妙啊。响应者如此之少,能让师父他老人家重新提振起对生活的激情吗? 白杨木摇了摇头,得意地说道:“不是只有六份投稿,而是老夫从三万多份投稿里挑出来六部值得投拍的剧本。” 林煜震惊了:“这一个多月,您是怎么看三万个剧本的?” 每天看将近一千个剧本呐,就算有些作品一眼就能判定为不入流,但是,光是加载文档,都要花很多时间吧? 而白杨木身上,倒也看不出什么连续熬夜休息不足的痕迹。难道,师父他老人家也不是一般人,他也有系统? 白杨木露出些得意的神情,“小林子,落伍了吧?这年头了,哪儿还要挨个儿人工去看呐,你师父我也是会用现代工具的,ai大数据模型听说过没?” 又是大数据模型。林煜上次听这个词儿,还是表姐周青桐给他和陆屿声招助理。 不过,这么看的话,大数据模型这东西,还真是有几分可取之处的。 白杨木接着道:“我用ai初筛了一遍,选出来一百多份及格线以上的,然后我挨个翻了翻,有六个剧本是很有潜力的。” 说完,白杨木领着林煜进屋,那六个剧本他已经打印出来的,都整齐地摆在书桌上。 第一个剧本叫做《生与死之限》,是一个发生在医院里的故事。主角是一个身患重病,行将就木的老人。 老人难以忍受在医院里枯燥的生活,更是不能接受一次次痛苦的抢救,但他的儿女们却想尽办法,希望老人继续留在人间。 父母的存在,是人们与死亡之间的一道屏障。父母健在,人生便有来处,父母不在,人生只剩归途。 《生与死之限》就是一部讨论生死与亲情的作品,情节不跌宕,却能引人深思。 这样的作品,要是演好了,一看就可以在各种电影节嘎嘎乱杀,但林煜飞快地给这部作品打了个叉。 唔,对于白杨木这样的老人来说,这部作品有点晦气。所以,本子是好本子,但林煜最多给它投点钱,演是不可能演的。 白杨木看着林煜把《生与死之限》的剧本压到了最底下,保持着微笑,什么都没有说。 林煜接着往下看,第二个剧本叫《冰之极》,属于纪实题材,描述的是我国首个南极科考站的建设。 这应该不是专业编剧的作品,其中很多格式都错了,让林煜看得有些难受。但剧本中的环境描写和人物对白又很真实,林煜觉得,这个作者很有可能是那次建设的亲历者。 这是一个很冷门的题材,但又属于现在很吃香的主旋律作品,而且胜在真实性。 林煜觉得,这部作品能拍。但是,现在是夏天,却不太适合拍南极的故事。 夏天拍冰雪,这都不是烧钱的问题了,纯属脑子有病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