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返城调令来了(1/1)

正当许白鹿和马慧慧,站在河边“看风景”。 钱绍武被周树雄叫了过去。 瞧见这位干儿子的模样,周树雄吓了一跳:“绍武,你脖子上是咋回事?怎么还缠着纱布!” 钱绍武很尴尬。 他是个要面子的,肯定不能说是刀伤。 只能解释道:“上火了,喉头这边长了个疖疮,我去卫生院处理了一下。” “没事就好,”周树雄哦了一声,“今天叫你来,是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您说,我听着呢。”钱绍武说道。 “刚才省城来了电话,”周树雄又说道,“你母亲跟我说,她已经去知青办,替你办好了返城手续。” “什么?!她怎么敢瞎胡来!我不回去!”钱绍武从凳子上蹦了起来。 “你呀,也甭激动,”周树雄似乎早有预料,呵呵的笑道,“这是好事,说明家里长辈关心你。” “你母亲还说了,这一次,你必须听她的。” “否则,你继续任性的话,她就没有你这个儿子。” 闻言,钱绍武嘴角抽了抽,直接沉默了。 他又不傻,清楚的知道,自己最大的靠山就是有好爹好妈。 若是把老母亲给惹毛了,他肯定没好果子吃。 再说了,乡下的日子苦得很,如果不是为了追求许白鹿,他连一分钟都不想待。 观察着对方的神色,周树雄继续说道:“绍武,你就听你母亲的,她已经为你铺好了路。” “回城以后,你就到棉纺厂的二分厂报到。” “好好努力工作,很快就能提拔成干部。” 顿了顿,周树雄笑道:“再说了,绍厂长还替你物色了相亲对象,人家姑娘是大专生,有文化,长得还挺白净,跟你门当户对。” “这么好的条件,你确定不考虑一下吗?” 钱绍武讪笑了两声,主动拿出烟,给周树雄递了一支,又亲手替他给点燃。 两人先抽了一会儿烟。 钱绍武迅速琢磨着。 回城肯定是要回的。 虽然时机有点不对。 而且,自从知道许白鹿未婚先孕之后,钱绍武对她的兴趣,简直降到了冰点。 若不是心中那股偏执劲发作,非得尝到甜头不可,他也不至于坚持到现在。 这么些年,付出了那么多,要是啥也没捞到,岂不是亏大了? “干爹,能给我点时间,让我回去考虑一下吗?”钱绍武问道。 周树雄摇了摇头:“恐怕没办法,我也不怕告诉你,明天早上,省城就有专车过来接你。” “最迟中午,他们就要到了。” “所以,你今晚可以收拾行李。手续我交待这边给你尽快办,不耽误你返城。” “不是吧?!”钱绍武惊呆了。 万万没想到,母亲绍厂长做得这么绝。 直接派车到公社来接他。 一般来讲,知青返城都是自己走,有些办事拖拉的,三四天都未必走得成。 绍厂长居然一步到位,啥都给他安排妥当了。 霎时,钱绍武的眼中,闪过一丝狐疑。 昨天他才跟许白鹿起冲突,今天返城调令就来了,如此火急火燎的,实在惹人怀疑。 要知道,许白鹿可是跟他母亲绍厂长认识的。 难道这两位悄悄的沟通过?! 想了又想,钱绍武认定,这件事八成跟许白鹿有关系。 她既然能找帮手抢夺那封信,说服绍厂长把儿子接回城里,似乎也不困难。 而且,今天上午,自己去砸文艺宣传队的玻璃窗,估计也促始许白鹿行动起来。 低垂着脑袋,钱绍武从支书办公室出来。 他不停的抽着闷烟。 脑子里思索着对策。 回到知青点的时候,刚刚进门,钱绍武就瞧见,牛高马大的郑乾,正坐在小板凳上磨刀。 将那把牛角刀磨得雪亮。 不但如此,郑乾看着他的时候,嘴角也扬起一抹狞笑,很不怀好意的样子。 钱绍武心里咯噔了一下。 这鬼地方不能呆了。 哪天被弄死都不知道是咋回事。 要知道,知青之间打架斗殴并不罕见,也有出意外的。 他又扭头走出门外,找了个僻静地点,继续琢磨该咋办。 这种明明想走,却又不舍得的感觉,实在太糟糕了。 实在是想得头大。 钱绍武索性脱掉衣服,跳到河里游了半个钟。 终于,他脑子清醒了一些。 “回城没问题!没有必要跟家里闹翻!”钱绍武脸色亢奋,“先避一避风头,也不急着到分厂报道,然后抽空再回来,带着几个铁杆兄弟过来报复狗日的郑乾,顺带着把许白鹿给拿下!” 越想他就越兴奋。 反正现在待业的返城知青很多,都在家里伸长脖子等安排,也不缺他一个。 有厂长老妈当后台,钱绍武想啥时候进厂都没问题。 没有谁规定,待业知青不可以到处游荡。 那么,怀念插队生活,从家里又回到河集公社暂住,谁也管不着。 到时候,可以住镇上招待所。 有钱有粮票,也不用担心生活。 而且,钱绍武一个人,显得势孤力单,如果有帮手就不同了。 虽然他在知青里面没啥朋友,但是从小一个院子长大的铁杆兄弟,倒是有好几个,还有个别出来混的。 有了这些强援,想办啥事儿都容易。 想清楚了这些,钱绍武紧皱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 狗日的郑乾,让你再得意几天。 还有许白鹿这贱人,喜欢耍心眼是吧,到时让你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重新穿好衣裳,钱绍武又跑到代销店,买了瓶白酒,然后手里攥着酒瓶走向周家。 “春明!兄弟我明天就返城了,今晚特地来陪你喝几盅!”到了门口,钱绍武大喊了一声。 正在灶台边炒菜的周春明,骤然听到这个声音,也被搞懵逼了。 什么?钱公子要返城了? 之前钱绍武已经休过探亲假了。 既然如此,他应该是收到了返城调令。 时间有点巧合啊。 不过,这也是迟早的事情。 在周春明的记忆中,公社里最后这批知青,在国庆节前后几乎都返城了,最迟的也没超过元旦。 “好嘞!咱哥俩喝点儿。”周春明答道。 已经坐在饭桌旁的许白鹿,立即变了脸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