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镇北王的仇(1/1)
何崇光也带着好心,添油加醋的解释了一句, “说的不错,除了本王眼睛、脸颊、额头、胳膊的伤是沈老夫人造成的,其他都是陛下打的,你们可别误会。” 半个时辰后,一家人围坐在一块,开始了久违的“阖家团圆!”欢乐场面。 何崇光知道自己冤枉,也知道沈米娥救了他们二人,但不知道刺客是谁,直到现在都认为行刺皇帝,和二皇子的刺客,是那大燕国派来的,其目的,就是为了挑拨大朝国皇帝和臣子间的关系。 而沈老夫人,只是帮他救醒了重要证人,二皇子!!! 听到此话,沈米娥无语的冷笑了一声,眼中也露出毫不掩饰的嘲讽,这老亲家不可怕,可怕的是,手握重兵却是一个老好人。 她看了眼老二媳妇,直接对她使了一个眼色。 老二媳妇义不容辞的站起身来,带着一小丢“众多女眷中,母亲只相信我”的自豪感,将一众人赶出了营帐,只留下了几个重点人物。 介于好大儿半清醒、半疯癫的模样,这重点人物里,自然没有他。 等人都走光了,她才说出了实话,“大将军,你真以为荣王口中所说的大燕刺客是真实存在的吗?” 此话一出,几人皆是一惊,心中更是泛起了滔天巨浪,不过这海浪却拍错了地方。 何崇光痛饮一杯酒,又露出了委屈的神色,“老夫就知道,陛下要对我何家动手了,还不惜用重伤二皇子为代价。” “我何家,满门忠烈,为何会走到”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 “父亲” 沈米娥没好气看了何崇光一眼,顺带不忘给女主角飞一记白眼,直接打断两人诗情画意般的意淫, “行了,别脑补了,不是陛下做的。” 父女二人一惊,当下反问:“那是谁???”不是大燕,又不是陛下,那整个大朝国,谁又敢刺杀皇帝,敢刺杀荣王??? 这两人的反应,到让她不由得联想到了二皇子,后者猜来猜去,始终不敢猜到太子头上! 不过这也很正常,太子毕竟是皇位名正言顺的继承人,又是小说里的一号男主,岂会做出这般反派都做不出来的事儿? 沈米娥没有明确解释,故意将话题抛给了老亲家。 她端起酒杯,“那就要看看大将军,同何人结下过血海深仇。”她的目的,是想让老亲家,想到镇北王。 但奈何这老亲家不上道,苦苦思索了半晌功夫,也想不出个所以然来,脸上挂着一副便秘的表情,心中还觉着自己是个好人,好人是绝不会有仇人的。 倒是何许青,突然想起来了什么,当下挑明问道: “父亲,你同镇北王之间?是否有仇怨?”她还记得,当日参加宫宴时,镇北王对她的态度,以及那冰冷仇恨的眼神,本想着宫宴结束问问父亲,但不想被其他事耽搁了。 “镇北王???”老亲家重复了一遍,眼眸中带着老年痴呆症才该有的眼神,不敢相信的摇了摇头。 “不会吧,那些事,他还记得???” “但那是上辈子的恩怨” 工具人七七八发布支线任务,任务详情: “你们可知,张贵妃当年祸乱朝堂一事???” 几人点了点头,赶回来的老二媳妇更是语不惊人死不休, “怎么,这镇北王是张贵妃私生子???” 沈米娥白了眼老二媳妇,让她不要瞎说,不过心中却觉着有这个可能。 再看何崇光,一脸严肃的摇了摇头,“不。” “当年,张贵妃杀尽皇嗣,毒害先皇,只想拥立自己的幼子为皇,达到她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目的。” “而我的父亲,是第一个敢站出来的人。” 即便老亲家已经五十岁的年纪,但说到此处时,目光中依然带着对先父的崇拜 可问题就出在此处,他的父亲带兵擒贼本是正义之事,没想到, “当时陛下年幼,又因被囚禁在了冷宫内,所以张贵妃并未对陛下下手!而先父,也压根不知宫中,还囚禁着一位皇子。” 对于自家祖父的赫赫功绩,何许青也是听过一些。 “父亲,我记得,祖父当年拥护的是平西王而且听闻这平西王在肃清皇室时,也立下了不少功劳。” 何崇光点了点头,饮下一杯没什么度数的酒后,才缓缓叹道: “嗯,平西王,便是镇北王的父亲。” 沈米娥咂吧了一下嘴,她就知道,这世上没有莫名其妙的仇恨,“所以,平西王是何老将军当时拥护的新皇帝???” 其余话也不用说,用脚指头都能想到,作为为数不多的皇室宗亲,平西王出人又出力,一番血战后,本想着美滋滋登上皇位,开展远大的宏图抱负,然后老亲家他爸,突然在冷宫里找到了皇子。 二话不说,直接来一招不光彩的背刺兄弟,带着小皇子,又拉帮结派,将小皇子推上了皇位,又将战功赫赫的平西王赶回了西北老家。 兄弟之间,抢女人,抢地盘什么的可以,但这抢江山,也太不厚到了,可怜的平西王,没准再等个一年半载,等到陛下被张贵妃霍霍了,他就能名正言顺的去擒贼,可未曾料到,在老亲家他爸的蛊惑下,给他人做了嫁衣。 难怪满朝文武,都不敢对这屡打败仗的镇北王颐指气使,原来是有愧啊。 但话说回来,当今陛下可是比老亲家他爸更不厚道,也不想想自己的皇位是谁推上去的。 沈米娥念及至此,发出了一声感慨, “可不是谁都有老身这般宽容大度,被人背刺了也一笑带过。” 何许青一脸尴尬的低下了头。 倒是何崇光,在想明白一切后,面色不由得变得紧张严肃 “哎,堂堂镇北王,连觑觑大燕都打不过,我还当他老了,如今想来,是他根本不想打!”没想到,几十年过去了,镇北王还为当年的事耿耿于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