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 暗斗(求订阅)(2/2)
等让人用炉子热了热甜点,一众姊妹笑嘻嘻的吃过之后,贾宝玉忽然沉默起来。
“这呆子”,王熙凤和李纨一看就明白了,贾宝玉这是伤心为何贾琏、迎春都有,石仲魁却没让人送自己一份。
但当着迎春的面,有些话就不好说了。
至于薛家那边,薛姨妈和宝钗听完薛蟠说酒楼的事,仔细想了好一会,这才放心了下来。
确实如石仲魁想的一样,贾家的地位远高于薛家,宝钗既然一开始就通过薛蟠劝他一并娶了迎春。
就说明她心里早就明白,即便自己当家做正房太太,对待迎春也只能以姐妹相对待。
送走高高兴兴的贾琏,薛姨妈和宝钗对于先借贾琏8千两银子的事,倒没这么放在心上。
却对石仲魁轻易拿出1万两银子的事更加关心。
“蟠儿,姑爷真能拿出那么一大笔钱?”
薛蟠大大咧咧的靠在椅子上,“这合伙做生意,得真金白银的先拿出来,这事还能有假?
再说妹妹手里已经有近两万两,西红花赚来的银子了,妹夫犯的着骗我嘛。”
薛姨妈看了宝钗一眼,见女儿点头,知道宝钗也同意薛蟠的说法。
脸上的笑容顿时更加灿烂了起来,抱着宝钗说道,“姑爷确实好本事,只是娘一边希望他能再夺会元、状元,一边又、、、。”
“母亲。”
宝钗一听就明白薛姨妈还是对迎春的事有心结。
可要是薛姨妈不希望姑爷中会元和状元的话被人听到,又传了出去,那后果不是一般的严重。
而且宝钗这次却想的很简单,自己得拿出正房太太的气度,才能更加得石仲魁喜爱,外界对自己的评价也会更高。
这反而能稳固自己在石家的地位。
抱着薛姨妈小声嘀咕几句,薛姨妈果然笑了起来。
-------
说到科举,会试结束后,贡院里十几个主副考官确实好,士林也没法指责自己这个主考。
可惜谁让自己老家的长辈,还有亲儿子侵占他人田亩,甚至打死人的事情被人抓到了把柄。
不按照对方说的做,自己的名声全毁了不说。
亲儿子即便不用坐牢,今后想考科举就难了。
不过,主考官心里虽然有这么多顾忌。
却也不能真的无视极好的文章和诗词。
毕竟有了这《竹石》,要是文章也不错。
那不取石仲魁的话,不是摆明了告诉外界和皇帝,自己在舞弊和是叛徒了嘛?
到时候威胁自己的人,还有王法没弄死自己,皇帝也绝不会放过自己。
皇帝只需要派绣衣卫查一查,老家长辈和大儿子的事照样会被查出来,那就是全家都得流放的结局。
只要打破了石中魁连中六元的路,也算一定程度上完成了那些人的要求。
到那时大不了称病辞官归家,再做其他打算。
随后几天,一份份被副考官们确定为优等的卷子被选了出来后。
有人认定那首《竹石》就是石仲魁写的,所以要选那位范道做今科会元。
但也有人拿范道的策论过于激进和不切实际,满纸都是空谈为由,而不同意。
还拿出一篇写的那叫一个花团锦绣的文章来做对比。
而这片文章,不用说肯定是石仲魁写的。
之前去文昌帝君庙,付出了那么多,回报可不小。
除了和天庭的星君拉近了关系外,会试时即便再三忍受着毒气的轰炸,但文章还是写的极好。
更别说他之前就提前知道了出题的大致范围。
事先准备了好几天。
这下想选石仲魁的副主考官们,仔细读了几遍,一时间甚至觉得自己当年要是能写出这种文章,被皇帝点为状元都不为过。
最后只能用这篇文章在诗词上面,只能算不错来反对。
但这话其实是站不住脚的,不管是前朝还是大周,乡试和会试一向更重策论。
甚至在场进士出身,而且还基本上都是二甲头十几名进士出身的主副考官心里都明白,真做官后,诗词确实是小道。
靠着诗词在朝廷里做官的人,说的好听一点叫词臣。
难听点的话,会被大部分同僚说成是媚上。
但不管是好听还是难听,这种人一旦得到皇帝的喜欢,升官会很快。
可反过来说,嫉妒他的官员也更多。
所以官场上从前朝、甚至南宋开始,进士科策论的比重大于诗词。
以至于后来的考官们,慢慢形成了尽量不选最擅诗词者为会元的潜规则。
因为要是诗词好,名次又好,对本来就和皇帝在争夺权力的整个文官集团来说,并不一定是好事。
当然,你要是在诗词上狗屁不通,又说明这人没真才实学。
所以说科举的路上,运气确实很重要,因为主考的主管思维往往会占据绝对作用。
------
这天甄老太妃病重的事,早已经传遍京畿。
时间也到了会试快要公布成绩的时候。
ps:一万两千字发完,求首订、求订阅、求月票啊,各位大大们。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