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狂犬吠日不知所云(1/2)

好书推荐:

此刻。

孔谦一路磕磕绊绊,也总算距离泰山只剩下了半日路程。

同一时间。

泰山顶端。

嬴政在庙堂群臣诸公的瞩目下,登临祭台,正式封禅。

“朕于今朝昭告天地皇祗,九州天下,山川四海,万方子民!”

“朕承仁义,顺应天命,惟德是辅,敬天保民。”

“治道运行,诸产得宜,远近毕理,皆有法式。”

“既平天下,不懈于治,训经宣达,咸承圣志。”

“陵邑迁徙,效禹祭礼,徭役分地,保民得食。”

“九品中正,唯才是举,以藩屏周,法礼皆明。”

“颛顼赐嬴,血脉承古,助禹治水,救世济民。”

“吾之大秦,朕之嬴姓。”

“当承天道,而驭万方!”

“朕,乃华夏正统,九州共主!”

“号,始皇帝!”

……

嬴政昂首对视苍穹。

他所立之高度。

他所创之功绩。

他眼前之光景。

现今都会让天神尽知。

他坚信……

大秦会得到天神的认可,进而获得天命所归。

直至传于二世、三世、万万世!

祭台下方。

群臣诸公随同参拜。

“大秦万年!!”

“陛下万年!!”

……

封禅进行了数个时辰。

雅乐,剑舞,巫献,祭酒等等。

一套流程走完。

时间来到了下午。

嬴政携群臣诸公下山,骤遇风雨,避之。

九卿奉常被吓得不轻。

因为天时不吉,便是他的罪过。

好在风雨来的快,去的也快。

嬴政关心山下夫子与孔谦的情况,也就没有对九卿奉常追究苛责。

毕竟他们还处于泰山之上。

最好还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然而。

此次封禅下山,突然间天时有变,仍旧让在场的许多儒家博士记在了心中。

注意。

这是个相当麻烦的事儿。

可大可小。

若能轻易翻篇那自然是极好的。

怕就怕过些日子,此事被传扬了出去,有人借着天时有常,谣传天命未归,抹黑始皇的封禅事宜。

当然。

这些肯定都是后话了。

傍晚时分。

嬴政带着群臣诸公顺利抵达了山脚下。

不远处。

一辆黑冰囚车。

一方高台耸立。

只见孔谦在自家小辈的搀扶之下,缓缓来到了高台之上。

在其身后,则摆着一具刺目无比的棺材。

“老朽今日抬棺死谏,诤秦面君!”

孔谦深吸一口气,道:“尔是何方宵小?藏头露尾,既然在此阻我,怎的不敢现身一见?”

许尚声音淡然:“某只是秦廷一个无名囚徒,见与不见,没有区别。今日阻你,只为辩经,为辩理。”

许尚的马车中,共计三人。

除了他和华阳太后以外,还有一个傻子。

没错。

就是字面意义上的傻子,愚人。

也是待会儿许尚的替身。

并且。

今日许尚为了能够辩的尽情,骂的尽兴……

他事先还饮了不少齐地甘酒,半醉不醉,情绪灵感立马双双拉满。

对面。

“呵!区区秦廷罪徒,竟欲跟老朽辩经辩理?”

孔谦表示他可是春秋先贤八世孙。

十余年的静修!

现今一朝出世!

他必然要搏一个亘古清名!

“行吧!泰山就在眼前,老朽便给你个机会。”

孔谦挺直胸膛,他沉声:“在上古时代,我们因天道演化生出了信仰,四季轮转,草木一秋,此皆为上天的意志,即为天命!”

“夏服天命,鼎革九州。天降玄鸟,降而生商。”

“夏朝开辟九鼎以镇九州,是为天命所归。”

“商朝在此基础之上,又继以帝立子生商,曰为天之血脉,理当承天命,御四极!”

“那么问题来了,大秦现今有九鼎嘛?”

“那落于泗水的豫州鼎,秦皇可有归齐?”

“若未能归正九至极,就代表九州有缺,又谈何天命在秦!?”

……

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

孔谦上来就放出了大招!

九鼎!

或许有人会说,九鼎真的有那么重要吗?

答案自然是重中之重!

这就像后世的传国玉玺一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