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9章 毁一城、救一国(2/2)

而且,既然要把南京作为跟日军决战的战场,南京的老百姓和各种工厂就必然要事先组织疏散转移,这就能避免被日军屠杀平民的惨剧发生。

周文在陈述中,向校长建议的是,上海之战初期,中国首次向日军发起进攻的兵力必须不低于4个师,以三个师向预先制定好的军事目标发起攻击,一个师作为预备队。

要知道,上海日本驻军数量并不多,海陆两军加一起也不过三千多人,加上日军军事化训练过的武装侨民,总兵力不会超过7千人。而我军则是以4个德械师5万余精锐发起突然攻击,成算较大。

而且预先要作出两个后续作战方案,一个是将日军全歼并占领日军的所有据点后,如何防御日军海上援兵登陆的方案;另一个就是日军顶住了我方攻击,等到了援军支援的方案。

战役中期,此时双方的增援部队都已赶到,并在各处战略要地上展开争夺,此时中国军队就依托工事和房屋,与日军胶着拼杀并继续投入兵力,吸引日军再次增兵。

战役的后期,从时间上判断,也就是战役开始的两个月至两个半月之后,当日军开始取得战场优势的时候,就要开始组织参战部队交替掩护,逐步后撤。

而上海战役打响之际,南京就要做好最后的防御准备,坚守市区与鬼子血战的部队一定要事先就选定,开始在南京城内疏散百姓、构筑工事、熟悉战场,制定各部队的防守区域和退守路线,同时做好坚守三个月以上的物资准备。

从时间上考虑,上海战役如能坚持2个半月为最佳,吴福线和锡澄线各坚守一个月以上的时间,等到日军攻击到南京城下时,时间已经过去了差不多5个月,南京的各项防御准备想必就更为完善。以周文的判断,坚守三个月以上是很有可能的。

周文当然也不是纸上谈兵,而是有抗战的历史战绩作为借鉴。

最好的例子就是抗中著名的衡阳保卫战。

1944年6月,日军发动豫湘桂战役,集中20万大军在飞机坦克的掩护下,一举攻克了湖南重镇长沙,直逼当时有“小南京”和“小上海”之称的衡阳城下。

中国军队在此次战役中由于战略指导失误,战役指挥失当,加之军队素质良莠不齐,竟然出现了自淞沪会战以来的第二次大溃退,这里不再赘述。

值得大书特书的是,当日军对衡阳城发起进攻的时候,却不知衡阳人军民在长期抗日救亡斗争锻炼之后,万众一心,同仇敌忾,誓死保卫衡阳,与守军一道,积极投入衡阳保卫战。

衡阳人民抗敌后援会发动民众破坏道路,毁掉桥梁,切断日军进攻路线。

日军曾派飞机侦察,得到的情报称“株洲至衡阳之铁路和宝庆至衡阳之公路,悉被衡阳居民破坏,运输设备,一无所有。”

这些任务全是群众自愿参加,义务完成的。

同时,抗敌后援会和市政府、工会还组织了3000名工人,征用了市区120家木材厂商的木料120余万根,配合奉命“死守衡阳”的国民军第十军,利用衡阳周围河川、丘陵、城墙和房屋,构筑了坚固的防御工事。

城内各街道都挖掘了战壕、散兵坑,修筑了暗堡、机枪掩体铁丝网等,构成坚固的防卫体系。这些防御工事,对打击日军起了很大的作用。

但由于外围国军各部队都被打散和撤退,衡阳守军仅仅剩一个建制已经不整的第10军,大约1万7千人的中国军人守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