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梁玖觐见(1/1)
“梁玖觐见。” 赵匡胤正想解释,便听得府衙之外传来了呼喝声。 “传…” “传梁玖觐见。” “传梁玖觐见。” “传…” “微臣梁玖,先锋军军师,觐见。陛下万年。” 梁子渊来到府衙内,行礼道。 “爱卿平身,上前说话。” “陛下。” “爱卿,此番辛苦了。 泽州城之中现在还有什么隐患?” 赵匡胤直言不讳问道。 高怀德与他汇报得的那些,也仅仅是泽州城之中的物资而已。 对于,权力回到手中,对于稳定城中,起不到决定性作用。 这也就是赵匡胤寻梁子渊来的原因。 “陛下。 一.城中净街净市令已经两天。平民之家存粮应该差不多告罄。 二.如若微臣所料不错,金衣宫的刺客已经潜伏进来,待命。 三.泽州城需要文官治理,而文官已经全部被扔进大牢里了。 四.陛下应当整军北上,一鼓作气灭了伪汉,这个政权。” 梁子渊的话,如同冷水进油锅般。 一时间,整个府衙之中,议论之声,沸腾如滚。 “陛下,臣请治梁玖图谋不轨之心。” 范质思考都不思考,立即反驳。 “臣附议。” “臣附议。” “附议。” “……” “……” 府衙之中,除了石守信以及高怀德之外,所有人都反对。 梁子渊也不反驳,更不做陈述。 而是静静等待着赵匡胤做决定。 “范相公,不知道梁玖的话语,为何严重到要治他图谋不轨之罪?” “此寮,妖言惑众,居然还想让陛下起兵攻打大汉。” “如此说来,范相反对的是,梁玖谏言攻打汉的提议? 而一、二、三点都没有问题?” 范质听了赵匡胤的问话后,腰身鞠着,表示不敢再言。 “如此,梁玖的提议四条通过三条,还有一条被驳斥。 也算是有大功了。 三比一。 抵消掉一条,还有两条提议之功。 有功不赏,非是我赵匡胤的作风。 令: 升,先锋军军师,梁玖为泽州刺史。 令下即行。” “臣领旨。” 梁子渊依令而行。 对于赵匡胤在这个时间里,提拔自己为泽州刺史,他心里还是很清楚的。 因为,有刺客进了泽州城。 还是金衣宫的刺客。 为了北方的安定,也只有他才是最合适的。 其他人,无论谁都坐不稳刺史这个位子。 更无法起到定海神针的作用。 而他梁子渊,武功高强,能应对刺客,更有急智,能治理地方。 范质在赵匡胤的这一轮操作下,已经看得很清楚了。 【这梁玖看来,是陛下的宠臣啊! 哼…惹不起还躲不起吗?】 能在这府衙之中,站着的人都不是蠢蛋。 “如此,爱卿去安排吧。我去见见李筠。” 梁子渊躬身后退走。 …… …… “来人。” 出了府衙后,梁子渊神气地大吼一声。 “大人。” 刺史府的候班皂吏,齐声道。 “刑捕头,你带着本班人员。 吕捕头你带着本班人员。 你们二位班头,带着两人班人员总共百二十人。 去城北,平民坊。 统计看看有多少人,这个事情要在丑时正前完成。 时间紧,任务重,望你们看在都是乡里乡亲的分上。 温柔一些,大度一点。” 梁子渊吩咐道。 “是大人。” 刑、吕二捕头领命,带着自己班的捕快去忙活。 “黎捕头、廖捕头。 你二位带着自己班人员,去寻斥候营。 拉来两万石粮食,在平民坊外待命。” “是大人。” “张龙、赵虎。王朝、马汉。” “是,大人。” 四位汉子,一同等待命令。 “你四位捕头,各自带领自己班的皂吏,巡街。 见到流氓地痞在街上浪,有一抓一。 胆敢反抗,格杀勿论。” “领命。” 将人员派出去后,梁子渊才舒了一口气。 【只要生活不出轨,平民百姓这一波肯定稳了。 接下来,要面对的就是那些地老鼠了。 不知道来了多少?境界有多高? 等从汴京来的文官到达泽州后,便也就轻松了。】 梁子渊忽然间发现自己闲下来了。 …… …… “陛下,李筠在这边。” 高怀德头前引路。 将赵匡胤与石守信和慕容延钊,带到府衙中一间不起眼的房屋前,说道。 赵匡胤,看着眼前的情形很是诧异。 败将李筠没有被关在大牢之中。 而是在这样一间不起眼的平房。 旁边更是无一兵员驻守。 由此也可以看出,李筠的行动不受限。 赵匡胤没有立即推门进去,视线落在高怀德身上。 “李筠节度使,已经臣服在梁玖大人对大宋的描述之中。 他现在虽然变成了我大宋的俘虏。 但是并没有受限,也正是因此。” “看来,梁玖的嘴皮子还真是了不得啊! 连李筠这样的死硬分子,他都能说服了。” 赵匡胤感叹后,又万分佩服。 “要不说,还是陛下目光如炬,知人善用,举贤任能,礼贤下士,求贤若渴。” “听你说得很好,不过你不要说了。” 赵匡胤刚听高怀德称赞自己的时候,还蛮高兴的。 只是,听着,听着也就感觉不对路。 其人越说,越离谱,越说越不知所谓。 “就李筠一人在里边?” “是的,陛下。” “好,你们在外头等候。我一人进去会会李筠。” 赵匡胤命令道。 “可是,陛下…” “陛下,若是李筠发难怎么生是好?” “陛下不可。” 跟随的三人,自是不允赵匡胤一意孤行。 赵匡胤也不说话,紧紧看着三人。 最终,见三人眼神之中一片倔强。 想来,如果自己一意孤行,可能会让君臣关系变不和睦。 “米信。” 赵匡胤传呼一声,在三人面前出现了一道身影。 “由米信护卫我,如此三位爱卿可放心呼?” 高怀德、石守信、慕容延钊,三人对视一下。 妥协了。 再反对也于事无补。 毕竟自己的这位陛下,江湖任侠,如今虽为君。 但身上的江湖气息,仍旧没有洗尽。 有时候,自大一些,刚愎一点,这些都是江湖人所有的宝贵气质。 赵匡胤也不例外。 自大刚愎,换个角度来看,便是亮剑,敢与天地争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