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千四百三十五章 阻力(2/2)

“是大家族,但是当年南迁的时候,会稽王氏属于需要清理的对象,文儒亲自登门的。”陈曦很无奈的说道,现在想想,就不应该将会稽王氏那些欺男霸女的纨绔子弟拿雷劈死,但凡当初手下留情点,现在起码能多几支修建雷亟台的队伍。

别的不说被劈死的那群纨绔之中,起码能出六七个能带队修雷亟台的,至于说被劈死的那批那群纨绔曾经所犯的罪行,说实话,哪怕是后世死刑犯都可以靠开发新技术,以及掌握稀有技能而免于死刑。

君不见李红涛,三次被抓,两次越狱,最后被判死刑,在死刑前两个小时搞出来了无刷电机,靠着这种足够逆天的新技术,得以逃过死劫,变成了有期徒刑,09年释放出来之后,就被聘任为机电工程师。

这还是人权高地的21世纪,放人权洼地的3世纪,这都不是事儿,可惜那群倒霉的纨绔全都灰飞烟灭了,陈曦估摸着李优偶尔回想起来这件事也觉得挺浪费了,那么多人形垃圾里面起码能回收出来六七个干活的,可惜当年李优也不知道引雷这种离谱技术到底是有多重要。

“再加上这种东西涉及到引雷,而夏季雷暴高发期,闪电的威力有可能超过雷亟台的承受范围。”郭嘉也从旁解释道。

毕竟这东西算是汉室目前最为离谱的科学技术之一,而且也是真正重要的民生项目,每建设一个雷亟台,周围五到十里范围内的粮食产量少则上升20,多则上升50,这玩意儿有多逆天!

作为自古以来就和粮食产量做斗争的华夏民族,这玩意儿如此巨幅提升粮食产量,所有的文臣都会盯着。

会稽王氏的家主在元凤七年的时候还因为雷亟台经过数年验证,有大功,从原本的会稽阳亭侯,提升为丰乡侯,在这件事上,几乎没有任何一个内朝的朝臣提出过异议,但升爵之后,骂王家慢的人却一直存在。

实际上真不慢,问题真要说就是人少,哪怕元凤八年王家终于经过五年培育,搞出来了一批能带队的新人,这效率在百姓心中依旧慢的要死。

“总觉得,现在我们有很多的事情想要做,但不是受限于这个,就是受限于那个,总是做不了。”刘备叹了口气说道。

“没办法,能搞的,相对比较好搞的,这几年我都尽可能推进了,剩下来的都是些硬骨头,今年让伯宁带队,率领荀仲豫、崔季珪他们下地方进行视察,其实就避免新一轮推进的东西被地方保护主义阻挡。”陈曦靠在靠背上有些心累的开口说道。

当初搞物流的时候,陈曦就知道真当物流大规模推动的时候,地方就会自发的设卡进行防范,这种事情近乎是不可避免的情况。

就跟同样的东西国外便宜,国内贵,如果没有关税管制的话,正常人都会直接买便宜的。

可在一个国家内部,不存在这种东西的话,其他地方的东西自然而然的就会冲击当地,站在普通人的角度,当然是物美价廉更好,有外地同样的便宜货,为什么要买本地质量差的玩意儿,问题是站在本地一盘棋的角度考虑的话,那就成了自家也要发展,为什么要被别的地区掠夺。

虽说一般情况下,不至于像国与国之间这么尖锐,也不至于这么夸张,但地方保护主义哪怕是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也依旧存在,更何况是在三世纪汉室这种南北对立,关东关西相互嘲讽的时代。

以至于站在国家和个体的层面上,打通物流通道的好处多多,但站在地方政府的角度上,那真就未必了,好处肯定有,但坏处也同样有。

这和孙乾当年到什么地方都是爹的情况完全是两码事,孙乾那种我修我的路,你求也罢,不求也罢,我就是按照规划图去修,不会因为你们个人的意志而产生任何的改变,但这路修了,就是对所有人有好处,没啥好说的,就算是从你家地里修过去,也不会损失到你家的利益。

所以孙乾当年搞道路交通的局面和现在简雍搞物流运输的局面有很大的差距,前者是所有人都拍手叫好,而后者好处极大,但多少也会侵吞一些地方的利益,毕竟改革这种事情,哪怕是不断地做大蛋糕,也会随着改革的深入,难免触碰到一些人的利益。

陈曦不想闹得太过,也不想将那些原本隐藏在盛世之下的黑暗翻出来,所以在去年处理完鲁肃一事之后,就安排满宠去地方巡视,为简雍保驾护航,按说以简雍分管的业务而言,其利益远远大于损失,只要不摊上太糟糕的局面,不遇到那种太过死板的官僚,不至于在地方造成动荡。

然而陈曦多少有些小看了这年头地域上的割裂,陈曦原本以为应该不怎么严重的冲突,真推进起来,各种小乱子就没停过。

不过也就多亏陈曦的蛋糕够大,足够给所有人分,否则就这种国家一盘棋,贯通南北物流的操作,就足够地方势力相互之间砍死一层人。

对此陈曦也不得不认同光武帝当年的想法——征兵制虽好,但练起来之后真的容易出事,尤其是没有一个完整统一的思想,很容易就会因为地方鸡毛蒜皮的小事打起来,所谓的身怀利器,杀心自起,这可不是说笑的,好在随着武备的下发,汉室百姓大多处于防御强过攻击的水平。

没办法,民间不允许持弩,不允许使用重型武器,就普通的刀剑,面对陈曦淘汰到民间的鳞甲真不占优势。

毕竟鳞甲再垃圾,那也是甲,按照中国古代那种“一甲顶三弩,三甲齐入土”的路数,就知道甲胄才是武备的核心,弩机是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