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章 王莽加紧夺权竟然遭到了大儿子的反对?(1/2)
金幕之中,王莽正襟危坐,就在小皇帝下方。
文武百官齐聚,人人表情都是极为严肃。
“青州大旱,九成百姓流离失所。”
“当地官员告急,还请朝廷速速调拨力量赈灾,以免生乱!”
听着宦官诵读奏章,群臣的视线纷纷落在了王莽这位安汉公的身上。
王莽沉吟片刻,看向众人。
“大旱非同小可,诸位可有什么建议?”
太保王舜起身道:
“陛下,臣以为应当立刻派人赈灾,再调拨各地粮食速速前往青州。”
小皇帝刘衎闻言,下意识地看了一眼身后的珠帘。
珠帘之后传来王政君的声音。
“准奏。”
孔光也起身道:
“陛下,臣以为必须要防备有人召集流民趁机作乱,当以将军王邑领兵入驻青州,维持当地治安!”
小皇帝刘衎又看了一眼珠帘。
珠帘中,再度传出王政君的声音。
“准奏。”
如此这般,整个赈灾事宜很快就被安排完毕。
大汉这套体制,毕竟已经持续了近两百年,应对各项灾荒早就有了成熟措施。
王莽在此期间,一言不发,就是非常安静地听着。
等众人商议完毕之后,王莽才起身,对着小皇帝刘衎行礼道:
“陛下,臣以为当今天下大灾,乃是上天对您的警示。”
“作为天子,陛下应当身体力行,节约用度,以作为天下臣民的榜样!”
小皇帝刘衎,称赞王莽的德行。】
【孔光、王舜、甄丰三位四辅之臣对此不余遗力,每次朝会开启时必以王莽马首是瞻。】
【大司徒陈崇更是公开宣称王莽为“在世圣人”,可与儒家开创者孔子,周公旦等人相提并论。】
【在众人的一片赞扬声中,王莽依旧保持着多年以来的清苦朴素生活,更发动数百名官员捐出自身财产来赈济灾民。】
【王莽的名声越发响亮,已经到了世人只知道王莽,不知道皇帝刘衎的地步。】
【终于,王莽觉得时机已到,开始对皇帝刘衎下手了。】
画面中,一座名贵而历史悠久的宅子。
这宅子上,挂着两幅牌匾。
最下面的牌匾是【卫府】。
更上方的牌匾是【长平侯府】。
长平侯,在大汉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爵位。
姓卫,又被封过长平侯的人,他的名字叫做——卫青!
此刻,这座牌匾的下方,府邸的当代主人们正在毕恭毕敬地聆听着来自皇宫之中的圣旨。
“……卫氏一族,劳苦功高。着举族迁徙中山国,为朕世世代代镇守当地!”
听到这个旨意之后,卫氏众人面面相觑。
前来传旨的甄丰皱起眉头,对着最前方的当代长平侯卫宽道:
“还不接旨?”
卫宽勉强露出一个笑容,对着甄丰道:
“甄大人,我卫氏乃是陛下外戚,理当驻守京师为陛下羽翼。”
“这前往中山之事,是否请甄大人向安汉公陈情一二,申请再议?”
甄丰面无表情地看着卫宽,冷冷道:
“此乃太皇太后和陛下的旨意,与安汉公何干!”
“卫宽,尔不要以为尔是外戚,就吃了熊心豹子胆,想要抗旨不遵!”
卫宽正想说些什么,眼角余光突然发现街边有兵甲的光芒在闪烁。
卫宽心神剧震,赶忙弯下腰,恭敬道:
“臣遵旨!”
等甄丰离开之后,卫宽无可奈何地转过身来,对着面前表情沮丧的卫氏众人开口。
“都回去准备一下,即日动身吧。”
一名年轻的卫氏男子极为愤怒地开口。
“父亲,难道就这么让王莽胡作非为?”
卫宽默然片刻,轻叹一声。
“不然呢?安汉公现在是天下公认的道德楷模和圣人,而且还大权在握。”
“他若是杀了我们卫氏全族,天下人不但不会给我们鸣冤,还会欢呼雀跃,觉得卫氏死有余辜!”
卫氏在场的所有人闻言,都说不出话来。
卫宽定了定神,缓声道:
“无妨,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安汉公终究也不可能一直得势下去!”
甄丰回到安汉公府,朝着王莽汇报。
“陛下,卫氏一族已经接旨,不日就将离开长安,前往中山国就封!”
王莽嗯了一声,没有开口说话。
倒是一旁的王舜颇为高兴,笑道:
“如此甚好。卫氏一族毕竟是卫青之后,又是陛下外戚,在朝中威望不可小觑。”
“如今卫氏一族离开,就再也没有人能妨碍主公的大业了!”
大堂之中,一阵欢乐气氛。
但也就在此时,一阵脚步声响起,王莽长子王宇冲了进来。
“父亲,你为何要这么做!”
面对王宇突如其来的质问,在场三人都是一愣。
王莽皱起眉头,颇为不满地开口。
“宇儿,怎么能在两位大人面前失态,还不快快向两位大人道歉!”
王宇脸色潮红,朝着王舜和甄丰拱了拱手,随后对着王莽开口。
“父亲,您将卫氏一族驱逐出长安,究竟是为什么!”
“您向姑奶奶保证过的,将来会把朝政还给陛下的,难道您说过的话都不作数了吗?”
王莽脸色一沉,冷冷道:
“朝政大事,岂是你一个毛头小子能置喙的?出去!”
几名侍卫出现,但顾忌王宇的身份,不敢上前。
王宇表情愤怒,大声开口:
“父亲,是您教导我的,作为臣子,就应该要对大汉忠诚,要侍奉皇帝陛下,绝无二心!”
“为何您如今所作所为,却和您教导我的东西背道而驰!”
王莽被自己儿子接连质问,终于也控制不住表情,大怒之下拍了桌子。
“逆子,你就是这么和你父亲说话的?给我滚出去!”
王舜和甄丰两人在一旁见势不妙,赶紧上前劝架,各种打圆场说好话。
王宇可是王莽的嫡长子,若是王莽当真成了大事,王宇就是两人下一代主君,两人自然是以缓和劝说为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